
三、山西建投瀟河公司高端金屬圍護結構智能制造車間即將全面投產。白巖攝12月14日,古交市嘉樂泉鄉,總投資約16.5億元的古交正溝200MW風電二期項目在冬寒中涌動建設熱潮。開工以來,山西建投安裝集團已投入各類機械120余臺、勞力400余人,大件運輸累計300余車,新修、擴建道路90余公里,完成送出線路94基。項目全體人員克服各種困難,力爭實現年底首臺風機并網的既定目標。工程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4.5億千瓦時,年節約標準燃煤13萬噸。這是山西建投集團加快綠色轉型,積極推進低碳環保業務板塊的一個縮影。“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沿著黨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山西建投集團深化改革改制,著力轉型升級,狠抓經營管理,全力提升企業管理效能和盈利能力,推動實現內涵集約式發展,為我省開創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貢獻力量。延鏈補鏈強鏈,壯大全產業競爭優勢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明確部署,持續推進省屬國企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山西建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波表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決策部署,企業將按照國企改革“32字要求”,補短板、固底板、鍛長板,推進“兩個轉型”不斷進入新境界,全力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建設”集團。黨的十八大以來,該集團充分把握建筑業高速發展黃金期,實現了高速發展。2021年與2012年相比,年新簽合同總額增長了五倍、年營業收入翻了兩番、年利潤總額翻了六番,在“中國企業500強”中的排名由455位上升為215位,企業規模和發展質量邁上了一個全新臺階。經過系列改革重組,集團目前已形成從科研、勘察、設計、投資、建設到運營的全產業鏈一體化競爭優勢,并搭建起了建設現代化企業所需的資本運作平臺。為了加快融合發展,壯大全產業鏈優勢,集團創新建立了協同運營機制,將所屬施工類總承包公司與勘察設計類公司分別配對,組成協同體,保留各自法人的主體資格,協同經營,分別考核。孫波告訴記者:“協同運營兩年多來,收到了1+1大于2的良好效果。集團將全力做好改革重組‘后半篇’文章,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充分發揮經營協同和資源疊加的乘數效用,不斷壯大全產業鏈競爭優勢。”今年前三季度,山西建投集團持續做強做優做大主業,積極開拓省內、省外、海外三大市場,投資建設雙輪驅動,金融實業相互賦能,全產業鏈優勢凸顯,交出了新簽合同額2490億元、同比增長24.40?亮眼成績單。創新商業模式,深度參與山西中部城市群“南北引擎”建設;聚焦“六新”突破、“雙碳”目標,成立靜態交通、美麗鄉村、低碳環保等專業子公司;致力于由工程承包商向建筑服務商、城市運營商,由傳統單一房建施工向產業鏈一體化、相關產業多元化發展模式轉變;一個面向未來、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大型建筑企業展現在我們面前。加快綠色轉型,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要求“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是建筑業實現綠色建造、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舉措。山西建投集團園區運營管理部部長程俊虎說:“我們將沿著黨的二十大指明的方向,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進一步優化建筑產業現代化園區布局,整合生產和技術資源,不斷提升產能和管理效益,著力培育新業態,發揮品牌效應,助推企業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全省發展大局。”山西建筑產業現代化瀟河園區1號聯合廠房內,弧光閃爍、焊花飛濺,一派繁忙景象。山西建投瀟河建筑產業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業部部長楊謙告訴記者:“車間里正在進行包括晉中市龍城大街改造工程魏榆路節點立交橋在內的7個項目的鋼結構產品制作。”在瀟河園區南端,高端金屬圍護結構智能制造車間進入全面投產倒計時。3.2萬平方米的廠房內,項目技術負責人馬晉魯和工作人員正在對機器設備進行調試,生產線上已有部分產品成功下線。該項目全面投產后將填補山西地區高端金屬圍護結構生產領域的空白,進一步提升企業的鋼結構全產業鏈集成優勢。山西建投集團已在全省規劃建設十大建筑產業現代化園區,其中晉中、瀟河、晉東南、晉南等八大園區已投產運營,臨汾、長治園區處于建設階段。目前,各園區聚焦建筑市場需求,研發生產綠色建材產品14類166種,每年可為1000多萬平方米的裝配式建筑及市政管廊、道路橋梁、風電項目等提供綠色建材支持。程俊虎介紹:“自2019年各園區陸續投產以來,產業鏈條逐漸完善,產能與經營效益逐年上升,在全省裝配式建筑發展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對建投集團主業的支撐作用也更加明顯。年新簽合同額由2019年的3.09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50.37億元;年營業收入由2.34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30.71億元;年利潤總額由0.02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0.932億元。”山西建投集團搶抓“碳達峰、碳中和”行動中山西能源結構調整的機遇,在風電、光伏領域積極探索“投資-建設-運維-移交”一體化模式,帶動經營規模和效益實現快速增長。專業子公司山西低碳環保產業集團的成立,則為該集團綠色轉型之路再添助力。截至11月底,該集團在低碳環保領域市場新簽合同額突破300億元。促進數實融合,打造智能建造產業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轉型是建筑企業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手段。山西建投集團緊跟數字化發展浪潮,促進數實融合,初步搭建了“一朵云、一張網、一個平臺”和財務管理、資金管理、物資集采、OA辦公等多個應用系統支撐的“3+N”基本框架。BIM技術應用、智慧工地建設、智慧能源管理、園區智能建造……數字技術的全方位應用為企業的生產、管理和高質量發展催生出強大的智能化引擎。山西建投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車間,塔式起重機整體式標準節智能化生產線上,一個個閃爍著金屬光澤的塔機標準節魚貫而出。該公司工藝管理部副部長牛作證介紹:“整條生產線只需要7名工人進行補料與巡檢工作。從材料輸送到完成定長切割、內封板組對焊接等10道工序,變成塔機標準件成品只需要14分鐘。”該車間內共有19條自動化產線,150余個工業機器人,關鍵裝備數控化率達100?實現了從下料、組對、焊接、涂裝、轉運等全流程制造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廠區東廣場上,產品研發部副部長田鵬和技術人員正在對新產品智能施工升降機進行調試。“智能化、無人化是工程機械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融合多項行業領先技術,成功研制出新產品智能施工升降機。這臺升降機采用無人駕駛系統,具備智能并梯運行、層門機電連鎖、人數監控等功能,可有效節約人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山西建投集團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全面落實我省同步推進“兩個轉型”各項部署,以工程項目建設各環節數字化為基礎,以大力發展建筑工業化為載體,以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在工程建造全過程應用為抓手,著力打造涵蓋設計、投資、施工、驗收、運營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促進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本報記者晉帥妮 實習生秦超男(責編:褚嘉琳、溫文)3.晉商消費金融“錢景看好”!山西建投集團子公司接盤紅衣大炮股份1月4日,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發生變更。據山西銀保監局公告稱,同意上海榮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榮大投資”)受讓北京奇飛翔藝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下稱“奇飛翔藝”)持有晉商消費金融1.25億股股份。本次受讓后,奇飛翔藝不再持有該公司股權,該公司是有紅衣大炮之稱的360周鴻祎旗下企業,而由榮大投資將持有晉商消費金融1.25億股股份,占該公司總股本的25?成為晉商消費金融的第二大股東。晉商消費金融成立于2016年2月23日,法定代表人為上官玉將,總部位于山西太原,注冊資本5億元,由晉商銀行聯合奇虎360旗下奇飛翔藝、天津宇信易誠科技有限公司等五位股東共同出資成立。而上海榮大則由山西建投百分百控股,是山西建投旗下金融資產投資管理類全資子公司。本次受讓股權,意味著山西國資背景公司正式接盤晉商消費金融。山西建投旗下金融資產投資管理類全資子公司除上海榮大外,還有深圳市華融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新股東加入后,晉商消費金融的股東將變更為:晉商銀行、榮大投資、天津宇信易誠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華宇商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美特好連鎖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40?25?20?8?7?隨著上海榮大成為晉商消費金融的第二大股東,上海榮大旗下持牌金融機構也將實現零的突破。2022年,是消費金融行業的“變局”時代。建信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一些中小銀行也在爭先排隊等候牌照,持牌消費金融行業迎來股權變動潮和增資潮。中央經濟會議再次強調了“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作為山西省首家消費金融公司,晉商消費金融成立于2016年2月,是經原中國銀監會批準成立的全國第14家消費金融公司,注冊及實繳資本金均為5億元。其中晉商銀行為主要出資人和發起人,其他四家股東還包括奇虎360旗下奇飛翔藝(北京)、天津宇信易誠科技以及山西華宇集團旗下華宇商業和山西美特好連鎖兩大山西當地知名商超品牌。作為山西省內唯一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晉商消費金融在2022年的動作也頻頻,不僅制定了其未來三年的發展基調和戰略方向,為未來高質量發展定錨揚帆,還上線發布了針對新市民的金融產品“晉情貸”(信用類),并制定新市民專案,積極配合消費擴大內需,布局全省“新市民金融”業務,打通新市民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持續推進普惠金融服務覆蓋山西省域;被認定為山西省2022年第三批高新技術企業。在迎來新股東后,晉商消費金融可謂實現了新股東、新戰略、新氣象、新征程。未來,晉商消費金融將不斷加強與新股東的聯動,與上海榮大共同建立資源共享機制,在各自擅長領域廣泛開展交流合作,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質效。資料顯示,2022年消金公司的股權變動并不少,特別是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仍在快速壯大。2022年3月,南京銀行斥資近4億元收購蘇寧消費金融控股股權。公告顯示,南京銀行股份收購標底為蘇寧消費金融合計41?權。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持有蘇寧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股權比例由15?加至56?隨后更名為南銀法巴消費金融。2022年5月6日,寧波銀行受讓中國華融持有的華融消費金融70?權獲得監管批準。去年8月,華融消費金融已更名為寧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其后,大銀行持續加入戰局。2022年9月,建設銀行主導的建信消費金融籌建獲批,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從30家上升至31家,超過半數均為銀行背景。“對于銀行,特別是地方性銀行來說,消費金融牌照不受地域限制,可以有效突破自身牌照的物理局限。而且近年來各類線上消費場景發展迅速,通過消金牌照可以有效切入市場,對零售業務是一個非常好的補充。所以基本上只要有機會,銀行不惜花血本也要拿下牌照。”一家旗下有消金牌照布局的上市城商行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說。公開數據顯示,消費金融頒發牌照經營至今12年,規模依然高速增長,“錢景看好”。去年9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2)》顯示,截至2021年底,消費金融公司貸款余額突破7000億元,達到7106億元,同比增長44.2?資產總額達到7530億元,同比增長43.5?但是機構業績分化明顯,發展的確參差不齊,總體來看,消費金融公司分化的態勢明顯。去年中報數據顯示,在30家消金公司中,招聯消金、興業消金和馬上消金位列前三,其中招聯消金一枝獨秀,營業收入為84.16億元,同比增長13.88?凈利潤19.37億元,同比增長25.62?與第二名拉開了差距。榜尾的寧銀消金、南銀法巴消金、唯品富邦消金和小米消金則不同程度出現利潤和資產規模下降。